關于日本“研究生”定義,中國一些學生和家長常常產(chǎn)生誤解:認為做了“研究生”似乎考研便有了充足的保障。其實日本“研究生”的概念僅是借用了日語寫法(通俗譯為“旁聽生”),不同于中國正規(guī)“研究生”概念。日本的“研究生”屬于非學歷教育,原始定義為:帶著一定的課題(研究計劃)跟導師做相關學術研究或學習。但之后,“研究生”概念開始發(fā)生變化,現(xiàn)在更作為考入“大學院”(研究生院)過度解釋。既然日本“學部研究生”屬非學歷教育,那么原則上便不設有入學考試,入學標準采用“資料審查”,但絕大多數(shù)大學有一條硬性規(guī)定,即申請“研究生”之前需征得指導教授的認可,也就是要有接收的教授。這便派生出一個現(xiàn)象:“研究生”申請成功與否,日本大學教授掌握絕對的生殺大權。
考研過度的“三大途徑”
“學部研究生”就讀時間一般沒有統(tǒng)一規(guī)定,半年至幾年不等,通常比較多的是1年期。中國大學本科畢業(yè)學生,在決定去日本讀研之前,由于日語及日本留學模式的獨特性,使大部分學生需選擇一段時間的過度,然后才能在日本順利完成考研過程。至于選擇何種過度形式,成為困擾學生和家長的老大難問題。在筆者看來,其“過度”不外乎以下三種途徑。(1)日本語言學校(2)日本大學別科(3)大學“學部研究生”。
語言學校辦理手續(xù)費“薄利”促使“研究生”大熱假象
長期以來,由于日本語言學校質量的良莠不齊及低下的地位,加之之前語言學校就讀群體的多樣性(多以打工為主),似乎語言課程過度最不為學生和家長所“待見”。“學部研究生”,因為能夠直接接觸到教授,給人考取正規(guī)“院生”(真正意義的研究生)幾率最高的表象。在十年前或更早的八九十年代做上述理解似乎并無不妥。但近年來,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的高速發(fā)展,語言學校自我宣傳能力的提升,留學機構和個人辦理語言學校手續(xù)利潤開始大幅下降,致使“研究生”生意人與日俱增。“研究生”概念逐漸變味兒。近二三年,不夸張地講更是到了“臭不可聞”的地步。一些機構和個人打著能夠搞定日本諸多一流大學教授的幌子,向學生和家長做出各種承諾。其實,日本大學作為學術嚴謹?shù)慕逃龣C構,大學教授地位極高,作為學者教授不太會參加各種利益團體的有償活動。不排除某些機構和個人能夠憑借自己的廣博的人脈在某所或某幾所大學有關系,但也僅限于某個專業(yè),某位具體的教授。所以,上述宣傳,機構或個人辦理“研究生”產(chǎn)業(yè)化多半是“噱頭”。
在籍留學生充當“研究生”介紹人需謹慎
那么,一些機構和個人是如何幫助學生聯(lián)系“研究生”的呢?據(jù)筆者觀察,比較多的手段是發(fā)動各所大學在讀學生,讓他們以自己“親戚”或“朋友”的方式向自己的指導教授或熟識的教授推薦學生,當然,最后成功后他們會得到一筆不菲(通常為2萬人民幣)的報酬。對于身處異鄉(xiāng),特別是一些靠半工半讀打工來維持生計的留學生,自然有一定的吸引力。
伴隨著“研究生”的日趨利益化,不可避免帶來一些弊端。(1)中國留學生在日整體形象受損。因為一些機構和個人對有關申請人申請材料的包裝,特別是當教授發(fā)現(xiàn)本人能力與申請能力嚴重不符時,會有種“被騙”的感覺。帶來的直接后果是教授拒絕接收學生進入正式的“大學院”。(2)對參與利益分配,充當介紹人的在籍留學生帶來負面影響。日本是一個誠信社會,介紹的學生優(yōu)秀則以,各方相安無事;反之介紹的學生是個“問題生”時,給充當介紹人的在籍留學生所帶來的影響將是致命的。而且,一旦上述事宜被教授知曉,作為留學生從事該類盈利活動,不可避免會影響該其自身的人物評價,得不償失。所以,在此建議那些試圖或正在從事此類“研究生”介紹活動的留學生謹慎行事。
近年來,有關“研究生”申請糾紛不斷,筆者經(jīng)常接到留學生從日本打來電話,大吐口水:作為“研究生”,指導教授不肯接收自己成為正規(guī)“院生”,無所適從……苦不堪言。眾所周知,在日本大學,教授會權利舉足輕重,對于報考自己的學生的錄取判斷擁有絕對話語權,所以在教授拒絕接收的條件下,通常只能采取換教授或換學校方式。筆者也收到一些在日本大學就讀研究生的中國留學生的郵件,希望能夠合作幫助介紹導師,當然這是有償?shù)摹?/p>
“研究生”真的省錢省時嗎
吸引一些學生愿意選擇申請“學部研究生”的原因,還有一個,就是從表面上看省時省錢。這通常會與上面的另一過度途徑“日本語言學校”做比較。選擇語言學校過度,過度時間通常在半年-2年。相對而言,一些擁有一定日語水平(通常在中級以上)的學生會容易受到蠱惑,向相關機構或個人繳納一筆不菲的介紹費(通常在4萬~10萬),至于把握有多大則不得而知。而且是否能夠申請成功,則完全要依賴海外充當介紹人的留學生的人脈,學生(甚或機構)對此沒有掌控權。
那么,接下來的問題便是,真的申請“研究生”就一定比語言學校有優(yōu)勢嗎?在筆者看來,未必。反之,有可能欲速則不達。“研究生”作為非學歷教育,相對課程較少(通常不會做硬性規(guī)定),換言之,僅需參加一下指導教授的相關課程學習或研究討論即可。所以,相對時間空閑。日子過得絕對要比語言學校輕松。“研究生”不太適合日語能力較低者,在“研究生”階段期望日語能夠得到系統(tǒng)化訓練通常不太可能。一些大學的日語中心雖也針對留學生開設日語課程,但課時很少,通常不作必修的硬性規(guī)定。社會上有一種說法:在日本經(jīng)過語言學校預備教育過度學生的日語水平通常要好于選擇“研究生”過度的學生。
赴日后“面見教授”拓寬考研空間
近年來,隨著中國適齡日本留學人數(shù)的走低,日本語言學校的競爭達到了空前的白熱化。為留學生增加附加值服務,幫助留學生成功升入日本名校,甚至日企就業(yè)已成為語言學校經(jīng)營的主要目標。具體而言之,各學校會根據(jù)留學生需求,提供各類升學指導、就業(yè)指導課程。大學院升學輔導更不在話下。就讀語言學校的性價比大幅提升。所以,中國本科生應該走出“研究生”誤區(qū),一些優(yōu)質的語言學校完全有能力指導你進入日本頂級研究生院。另外,還有一個好處,就是留學生在語言學校過度期間,可適時調(diào)整自己之前不成熟的留學升學計劃,選擇面大增?,F(xiàn)在,日本知名大學教授,更愿意在與留學生見過面的基礎上來進行錄取,抑或是“被騙怕了”之故吧?!(苦笑)。
此外,就是并非“學部研究生”為考研必需階段?,F(xiàn)在,隨著日本大學國際化程度的日益提升和中國學生日語能力的提高,一些學生在一段時間語言課程過度后完全可以直接進行正規(guī)“大學院”申請。絕非坊間誤傳的那樣費時費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