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便利店到底有多便利?
1974 年 5 月,7-Eleven 開出日本第一家真正意義上的便利店。1980 -1990 年間,各個品牌的連鎖便利店開始擴張,7-Eleven 連鎖公司創(chuàng)始人鈴木敏文曾把這段時間稱為“便利店文化在日本生根發(fā)芽、茁壯成長之時。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和上班族開始把鄰近的 24 小時便利店視為‘自家的另一個冰箱’。”
但到現(xiàn)在,便利店早已超越了另一個冰箱的概念。
根據(jù)網站 nifty 在 2013 年的調查:
1.從早到晚都有營業(yè)
2.到處都有門店
3.可以借用洗手間使用
4.能夠支付公共事業(yè)費
5.食品種類豐富
6.一般想要的東西便利店都有
7.可以在 ATM 機取錢
8.可以使用一體機
9.能夠收發(fā)快遞
10.可以在便利店買各類門票
以上是日本人最喜歡便利店的十大理由。 從消費行為來看,單純只為了購物進入便利店的顧客只占 20%,也就是說高達八成的消費者在購買商品的同時還抱有其他目的,比如打印、繳費、取錢等等。說便利店是日本民眾的一站式生活服務也不為過。
這些店內服務不僅增加了顧客的到店頻率,也確實拉動了商品銷售額的增長。
以 7-11 為例,其 ATM 機平均每天交易次數(shù)約為 120 次。同樣是排隊等待取錢,消費者在便利店展現(xiàn)出的耐心要遠勝于在銀行的表現(xiàn),大多數(shù)顧客都會選擇瀏覽貨架,或是在報刊區(qū)翻上幾頁雜志,“站讀文化”也是日本便利店特有的一道風景線。
便利店的 Wifi 服務也是如此,很少有顧客會站在店里什么都不買,只是埋頭使用無線網絡。7-Eleven 甚至利用門店的 Seven Spot 無線網絡服務在集團內的店鋪間實現(xiàn)對顧客的相互引導。例如,通過 7-Eleven 門店的 Seven Spot 免費贈送顧崇尚·西武的活動入場券,從而將便利店的顧客引導至百貨商場。
而除了這些服務,到處都是的便利店其實也是另外一種形式的便利。
不止是便利,還注重細節(jié)
一位曾在日本東京 7-Eleven 打工的中國留學生告訴我們:在 7-Eleven 工作,首先要學會如何快速的包裝。
在日本便利店購買女性衛(wèi)生棉、衛(wèi)生巾等用品,便利店都會提供貼心的包裝服務。店員會用像 The Body Shop 一類的高級紙張像禮物一樣包裝好,既更衛(wèi)生,也防止尷尬。
便利店的食物也可以很美味
“食物的季節(jié)感很強”、“品質絕不輸于專業(yè)飲食店”,在我們采訪的日本留學生和當?shù)厝酥?,無一例外都提到了這兩點。
即便世界上大多數(shù)便利店都會提供易于保存的食品,日本便利店卻熱衷于根據(jù)季節(jié)變化推出層出不窮的應季食物。比如每年的春季,便利店都會推出品類豐富的櫻花便當、櫻花壽司、櫻花與玫瑰味冰淇淋等。
日本某網站曾羅列出日本便利店在外國游客中人氣超高的五大理由,頭一條就是“高品質的食物”。要知道在世界上的很多地方,在便利店解決掉一餐多少是有點湊合的感覺,但在日本,即便是一碗便利店出售的泡面,也是通過員工自己挨個泡水、試吃,找到了最佳口味的水量,然后貼上一個標簽貼告訴消費者怎么泡。
關于如何保證食物的味道,鈴木敏文曾在其自述《零售的哲學》中舉過一個例子:午飯時間 7-Eleven 董事們會聚集在一起試吃公司的產品。紅豆糯米飯團作為一款經久不衰的暢銷產品,在剛被研發(fā)出來時被他批評為“沒有嘗到糯糯的口感”。一問原因,原來是生產工廠沒有蒸籠蒸制大量糯米的工藝和設備,因此選擇了和普通米飯相同的做法,導致口感上有所差異。他立即要求產品下架,并且在之后引進新設備,對糯米的種類、淘洗方法、浸泡時間、紅豆的選擇、煮法等所有的要素都重新研究,做出“糯糯的口感”之后才又重新上架。
在競爭激烈的零售行業(yè),為了吸引消費者,各家便利店品牌在食品研發(fā)上都卯足了勁。SUNKUS 每周都會推出 5-8 種新自有甜品。全家也會每周與甜品制造商研究自有的商品研發(fā),每次會議都會討論 30 多種新商品,而最后能夠商品化的甜品僅為 2-3 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