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話題】“家里窮,可以出國留學嗎?”

閱讀:97748 來源:51offer.com 作者:beryl
分享: 
在網(wǎng)絡上看到過這樣的討論,如果有兩百萬你買房還是留學?在留學回報率難以預測的情況下,更多的人選擇了前者。難道,家庭條件不好,就真的不能留學嗎?我們來聽聽大家怎么說~

出國留學前前后后的費用,對任何一個家庭來說都不是一筆小數(shù)目。動輒幾十萬,多則幾百萬的數(shù)字考驗著每一個留學生的家庭。

事實上,我們都知道,富二代只是留學生群體的一部分,更多的是普通家庭的學生。我們也看到過這樣的例子,父母向親戚朋友把能借的錢都借了,負債送孩子去美國念書。

許多家長無非都是抱著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開闊眼界,實現(xiàn)真正的價值等心態(tài),不辭辛勞地送孩子出國。但是,金錢確實是我們諱莫如深的課題。

在網(wǎng)絡上看到過這樣的討論,如果有兩百萬你買房還是留學?在留學回報率難以預測的情況下,更多的人選擇了前者。難道,家庭條件不好,就真的不能留學嗎?我們來聽聽大家怎么說~

@ofelia:

家里窮,得看是有多窮。畢竟出國讀書,還是要有資金證明作為擔保的,除非是什么學校交流項目什么的,我所了解的自費出國讀書,都是會要有一筆錢存在銀行,不論是借的,還是怎么來的。

可以給大家說一下我老公的情況,他就屬于家里窮沒錢但是出國留學并成功的案例吧。

大學畢業(yè)后,他在東北根本找不到工作,走投無路,他舅舅就說那就出國讀書吧。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選了新西蘭,借了一筆錢作為保證金,舅舅給了10萬人民幣作為學費,然后他就一個人出國了。

來了新西蘭之后,就知道被國內(nèi)的中介騙了。被騙的經(jīng)歷,又是另外一個話題。反正就是讀語言讀到一半,學校直接倒閉了,學費沒了,而且后面的課也沒了。在異國他鄉(xiāng),語言都不過關(guān)的情況下,沒錢,沒人,什么都沒有,他卻自己堅持下來了。

自己又找了學校,然后出去打工賺學費和生活費。給別人做夜間清潔到半夜三四點,刷油漆從小工做到大工,能吃苦的活兒都干過了,白天上課晚上打工,就這么熬著。

最慘的時候,交不上學費,是打工地方的老板借錢他交學費,因為學校說如果不交就不能考試了。然后沒錢交房租,不過好心人房東也沒有催他。沒錢吃飯,他朋友就要請他吃飯,男生之間照顧面子,他朋友都說讓他陪著吃飯,等他賺錢了再請回來。而種種這些困難,他從來沒有跟家里人說過,因為知道,說了也沒人可以幫忙,一切都只能靠自己。

然后由于窮,簽證什么的都是自己辦。雖然這一路苦過來,但是收獲確實很大。不僅是人格方面的成長,而是知道,窮,只是暫時的。窮,并不是所有事情的攔路石,但是如果把自己的窮當做一個借口而不做很多事情,到最后真的會后悔的。

出國留學這件事情,我是非常的支持。相當于是彎道超車吧。雖然國內(nèi)很多媒體都在宣傳什么海歸回去是海帶,但是其實,真正能在國外扎下根的人,學有所成的人,回國肯定不會差。

 

@YorN:

在操作層面上是完全有可能的,有以下渠道可以幫你解決/緩解經(jīng)濟問題:

申請目標學校提供的獎學金,難度視目標學校而定,詳見各學校官網(wǎng);

申請國家留學基金委公派留學資助,每年名額有限,也需要經(jīng)過一定的選拔過程;

申請目標國家政府提供的獎學金,有些國家會為留學生設立獎學金,比如荷蘭有Orange Tulip Scholarship,歐盟也有Erasmus Mundus等項目;

一些學校為學生提供有償?shù)闹?、助理或者是其他勤工儉學的崗位。但要注意的是,這類崗位所得到的報酬是無法和全額獎學金相比的。

操作層面說完了 ,再說說“值不值”的問題:

這個問題要分兩種情況說,第一種是你能夠通過上述渠道申請到全額獎學金,也就是說覆蓋了全部學費和生活費的開支。在這種情況下,”值不值“主要是看專業(yè)前景和個人價值觀,簡單的說,就是在經(jīng)濟問題解決了的前提下,你自己覺得值,那就值了。

第二種情況是你沒有通過上述渠道獲得全額獎學金,也就是說要依靠父母的積蓄甚至貸款來供你留學,這樣一來,大部分國家所需要的”學費+生活費“對于普通家庭來說都是不小的壓力。

如果你抱著留學回來能更快”回本“的心態(tài)出去,那我建議你還是不要出去了,雖然有些留學生回國后確實能很快”回本“,但是不是所有家庭都能承擔這個風險的,特別是題主所說的困難家庭。

教育投資是一個回報周期長,且“利潤率“不確定的事情,而這個”利潤率“和專業(yè)、市場趨勢、個人努力程度甚至是運氣都有很大的關(guān)系。所以,在家庭條件有限的情況下,先解決經(jīng)濟問題,能讓你更理性地看待出國這件事。

 

@松坂楠晗:

沒錢又想出國留學,無非就是兩種方法,一是拼命刷成績拿獎學金,二是拼命工作掙生活費,你要是真想做成什么事,哪有那么多困難擋在你面前,你自己都會拼命努力去解決。

去哪個國家,看政府有沒有什么助學金獎學金之類的。我沒覺得每天除了學習就是工作生活有多苦,我也沒覺得在地鐵上用ipad復習有多苦。我需要很多錢去支撐我的生活費,去交我的學費,去支持我奇奇怪怪的小愛好小興趣。

不自己掙難道還找父母要么?十八以后就成年,成年就要去承擔那些我們可以承擔的責任。出國留學這事,你現(xiàn)在不做你確定等你老了不會后悔么?趁著年輕趁著還有這股干勁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無論前方是有多少荊棘照樣前行。你出來就會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大。而你,又是多么的渺小。

 

@Candice:

這個問題下雞湯還是不少的,但是提醒一句:慎喝。

我對留學還比較熟悉,真心勸家庭條件不好的同學一句,出國一定要慎重!

出國當然有一定的好處,比如,國外比較好的大學培養(yǎng)質(zhì)量比較好;可以更好掌握一門外語;能行更多的路,見更多的人;對于比較有自制力的人來說,可以進一步培養(yǎng)自立能力,等等。

但是,在看到好處的同時,你必須考慮出國的弊端:

首先,成本太高了,而且很可能將來掙不回來。一般主流留學國家,如美英加澳,學費和生活費都是挺貴的,所以要花一大筆錢,而這筆錢很可能你將來是掙不回來的。回國一樣得在就業(yè)市場上跟985學校的畢業(yè)生競爭。

如果想留在國外,那么要弄清楚,國外多數(shù)行業(yè)的工資沒那么高,而且稅相當重,不多高的收入可能拿到手也就是稅前工資的三分之二了。尤其是,身為留學生,找工作并不占優(yōu)勢。同時國外的生活費又比較高。我覺得就是計算機專業(yè)可能還比較好一些,但必須得先問問自己是否能學得了。

其次,一般而言,學霸出國還是學霸,學渣出國還是學渣。所以,如果在國內(nèi)不行,基本就不要太指望出國翻盤了。要知道,出國留學比留在國內(nèi)辛苦得多,在國內(nèi)用中文都不愿意學習,出國之后用英語學不是更難受嗎?

第三,關(guān)于移民,也別想太好?,F(xiàn)在不是二十年前了,中國現(xiàn)在很多方面發(fā)展得不錯,不少當初抱著移民想法的人在國外呆一陣之后就壓根不想移了。

最后,一定要記住,出國留學不是目的,只是手段,而且并非不可替代的手段。如果家庭條件不好,又沒有申請到獎學金,又不能去或不想去花費特別少的國家,為什么一定要出國?同時,花費少的國家也分兩類,德國這樣的國家還是不錯的,有些大學挺好,但是,如果是一些非主流留學國家,得考慮下回國之后學校的被認可度。

 

@嘎嘣脆:

大家說獎學金說的都好輕松啊,感覺申請獎學金跟玩一樣就能得到,高端。不知道你們對窮,沒錢的概念是什么。以下回答略微沉重。

如果是那種,真的很窮,生活費僅僅夠吃飯,甚至不夠吃飯,一瓶洗發(fā)水要用半年的大學生來說不可能,他也不會想出國,那連奢望都不算,根本連萌生的苗頭都沒有,他們辦簽證甚至連打車去機場的車錢都要計算一下,你想他們可能考慮出國嗎。

說可以靠獎學金,勤工儉學等等,你們想過如果這一年沒有了獎學金呢,勤工儉學掙不出所需費用呢,你們當然可以往家里要錢,甚至家里可以為你的學業(yè)把房子賣掉,供你讀下來,可是他們家里沒錢,窮,他們連房子都沒有啊,能坐飛機出國已經(jīng)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情了。

考慮一下出國的投入跟你在國內(nèi)發(fā)展的投入,哪個會更有回報吧,別看見風就是雨,天上不會掉餡餅,更不會砸到你,希望我的回答沒有打擊到對生活充滿希望的同學,可是還是要從自身出發(fā),看清道路。

 

@西瓜小妖怪:

很巧,我就是一個一直有留學夢但是家里拿不出錢的可憐孩子,所以答案是當然可以!其實只要好好讀書就可以直接通過高考實現(xiàn)留學夢!

首先我們需要一個香港作為跳板,香港的大學基本上都有針對內(nèi)地學生的獎學金,只要高考成績夠高,基本上可以cover你的學費和生活費。比如我當年拿到的香港中文大學的全獎就是交完每年13w學費再留下4w多給你作為一年生活費,但是香港的大學暑假很長,真正在校的時間只有半年多,所以這些錢哪怕在香港的高消費下也足夠。

而且以香港為第一步的好處是,它始終是一個中西結(jié)合的城市,教育上全英,讓你的英語能力快速增長,但是跟教授的課下交流和生活還是可以用中文,對我們很多英語其實不是那么好的朋友是一個很好的緩沖。

在學習期間還可以申請真正的出國交流,一個學期或者一年在英國美國澳洲等等,學分都是能轉(zhuǎn)回來的,不耽誤畢業(yè),而且接受交流offer后學校會安排額外的獎學金,省吃儉用一點負擔也不大。

這個時間也可以很好地考察你是不是真的喜歡或者適不適合國外生活的,因為我是很小開始,小學初中吧,就希望能留學然后在海外定居移民,但是半年的交流過后我就明白了,恐怕我自己其實不喜歡也不適合在海外生活。那種無法融入本地文化的寂寞,各種文化生活習慣的差異,還有仍然只和國內(nèi)小伙伴玩耍的小圈交往的現(xiàn)狀,真的跟我想象的海外生活好不一樣。

那么我們假設你并沒有像我這樣改變主意而是依然覺得國外超好還是想去,那么以香港為跳板的第二個好處就是更容易申請國外好的碩士博士。畢竟香港,特別是商科計算機工程之類的都非常注重實習或者研究項目,基本上大家的暑假都是安排的非常緊湊,比如我自己其實已經(jīng)很頹啦,但是跟隨大流到了大四也有了銀行,會計事務所,財政局,金融集團和咨詢公司等等等實習經(jīng)歷啦,主專業(yè)外也有副修專業(yè),簡歷滿滿當當,面試也不虛。這時候不論是求職還是升學都有一個良好的開端啦。

另外學校里也有一些助教之類的工作可以幫助你攢錢,工資很可觀,或者你可以偷偷地出去一些國內(nèi)企業(yè)遠程兼職,比如做咨詢的pta,實在實在實在找不到這些工作還可以兼職做代購?。≌娴囊埠苜嶅X!我的室友雖然沒有全額獎學金但是這些收入甚至能讓她反向寄錢回家,就是學業(yè)生活壓力會大不少。

馬上要畢業(yè),祝各位留學生活順利~心想事成~

 

@工藤新一biubiu:

首先聲明自己是利益相關(guān)者,自己就是在歐洲讀書,然后從事留學工作十幾年,歐、美、加都做過,亞洲和澳洲,英國也了解過皮毛,覺得稍微可以幫著分析分析。

所謂窮的含義可能大家心目中含義多有不同,在有的家庭一年收入10萬是窮,在中間層家庭一年收入20萬,但是有50萬家底,自己也覺得是窮人,北上深土著年收入七八萬,但是有兩套房的,自己也覺得窮,所以一千人心目中的哈姆雷特就長相各異了。

那我們就細致按照國家來看費用了:

歐洲:

法國:

本人當年就是法國留學的,法國是整個歐洲非常典型的福利性社會,各地公立大學有90多所,基本都是純法語授課,大學之間也沒有什么高低這一說,其實法國政府嚴謹各個學校進行排名攀比。

費用的話,學費其實是沒有的,一年本科的注冊費當年是300歐元左右,碩士500歐元左右吧,現(xiàn)在不太清楚了,估計也差不多。生活費依城市消費水平而不同,當年我在法國讀了三年書,家里算下來應該20萬人民幣左右吧,我基本沒有長期的打工,其實也偶爾幫著搬家,代購,送日餐外賣,也都沒有什么長性,所以基本還是靠家里的經(jīng)濟資助。對了,那時法語不好,還上了一年法語班,那個是收費的,一年在5000歐元左右,這是包含在20萬的總花費里的。

德國:

學費也是免費,大部分德語授課,少數(shù)有大學有英語授課,德國學業(yè)真的很難,很多說三年本科,其實有大量的中國留學生都要五六年才畢業(yè)。生活費大概一年也要差不多七八萬人民幣吧,也是看城市的消費和你自己的消費觀的。

德國大學真的都挺好,我覺得比法國大學要更嚴謹,尤其是工科水平非常強,只要你是工科生最后成功畢業(yè),在德國找到一份工作留下來的可能性是比較大的。

荷蘭、愛爾蘭、北歐四國:

基本都是英語授課,荷蘭,愛爾蘭和瑞典都是有學費的,但是確實相比英美要少不少,應該一年下來有個20萬就差不多,不過好像對家庭條件差一些的,還是有些貴了。不過這些國家里面確實有很好的大學,比如荷蘭的代爾夫特理工號稱歐洲大陸的MIT,瑞典的皇家理工,愛爾蘭的圣三一都是起碼是區(qū)域性名校。

西班牙、意大利:

這兩個國家都是自己語言體系,西班牙本科免費,研究生收費,意大利好像也是免學費的,不過這兩個國家感覺除了有些特定的學校還是可以拿出來說,大部分都很一般。

英國:

其實很多機構(gòu)里歐洲是一塊,英國是另外一塊,因為去英國的學生是僅次于美國數(shù)量的。隨便大倫敦地區(qū)的學校,費用都要25萬以上,好學校要35-40萬以上,當然我指的是學費生活費一起哈,真的對于經(jīng)濟拮據(jù)的家庭是天價了。

瑞士:

ETH,絕對的世界級名校,不次于牛劍,但是門檻太高,學費也是要收的,而且瑞士的消費在歐洲都是高的,對我們來說也是很多不可承受的。

亞洲:

其實,對亞洲真的了解不多,主要留學的地區(qū)就是香港,日韓,新加坡,還有馬來西亞。日韓也有語言障礙,應該也是收學費的。香港很多人愿意去,不過好像對于家境不太富裕的,也有難度,除非你相當出色有一定的獎學金。新加坡也有點類似香港的意思,不過這個國家真的太小了。

大洋洲:

大洋洲只有兩個留學國家,澳大利亞和新西蘭,這兩個國家的門檻真不高,費用比英國要少一些。

北美:

加拿大:

名校有一些,本科相對好錄取,研究生相對難錄取,花費低于美國,高于歐洲,社會福利高,人口少,競爭壓力小。如果在加拿大讀本科有很大可能性留下來有綠卡。一年30萬是很正常的花費。

美國:

美國的學校的知名度,教授能力,科研師資力量,廣闊的市場,無疑吸引了最大數(shù)量的國人的目光,最近每年都是數(shù)十萬國人赴美讀書,不論高中,本科,研究生還是博士,不論自費還是公費都是去美國最多。

美國學校多,層次多,可選擇也會多,既有每年七八十萬花費的頂尖MBA,也有十來萬花費的社區(qū)學院。美國頂尖名校財大氣粗,對于真正的強者是不惜重金也要請來,所以說美國吸收國人的層次也是最多元的。

好了,環(huán)球講一遍,不吹不黑,中立角度嘮嘮。最后還是說自費的話,量自己的力量而行,不是說出國未來就能怎樣,出去就是看看外面的世界,不出去就把握好自己的眼前。

公費或者獎學金都可以申請,但是畢竟是少數(shù)人才能爭取到的,要做好萬一不成功的準備,再說一句就是獎學金真的很難拿到,你不是非常優(yōu)秀的人,各個方面全面突出,獎學金只是想想而已。

沒錢可以出國嗎?當然可以啊,只要你敢邁出腳步。生活要敢想敢做才精彩不是嗎?

 

推薦閱讀:

【留學話題】留英黨和留美黨之間有哪些互相吐槽?

【留學話題】“留學生在國外要怎樣才能克服孤獨感?”   

【留學話題】國內(nèi)一流大學與世界一流大學的差距在哪?  

【留學話題】“讀了父母讓我讀的專業(yè),我差點自殺…”  

【留學話題】出國留學這一趟,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關(guān)于這個話題,你有什么想說的嗎?

歡迎來關(guān)注我們的公眾號留言。

公眾號:辣個殺手不留學

(微信號:lgssblx)

(你也可以將文章轉(zhuǎn)發(fā)到微信,掃描二維碼)

標簽: 留學經(jīng)驗分享 留學感悟 留學學習 51offer編輯:bery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