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收入的確切構成需要明晰。
很多公司的招聘廣告赫然寫著“底薪+年底獎金 = 40萬元人民幣”,一看就別指望了,估計沒有明說的“底薪”也五六千塊錢,剩下的要完成業(yè)績指標后才能兌現。
還有些公司許諾給員工“期權”。請別上當,多年前,某國內IT界著名企業(yè)承諾的期權都附帶了無數限制條款,看似員工持股,實際上就是些廢紙,幾乎永遠不能變現。等高管們拋售套現后,輪到中層和員工時,估計公司也快退市了。
另外,勞動合同中有關工資、獎金、升職的重要條款不能含糊,應聘者一定要看到實實在在的待遇再簽字畫押。合同中不提錢,到處是“根據實際情況由部門確定”等虛頭巴腦的話,不用再耽誤時間了,堅決pass。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這種近乎廢紙的合同常常出現在國企,體制內的事永遠是模模糊糊。
2. 公司的前景需要分析,不能只看牌子。
直到留學英國后相當一段時間內,我習慣于用外部認同的品牌包裝自己,名牌大學、大牌公司、國際化的工作……
不過,漸漸地,我發(fā)現這些社會認同雖然有用,但也是“雙刃劍”。職場中,大品牌的外部環(huán)境更多是一種威壓感,面對“神”一樣的雇主,只能頂禮膜拜、俯首稱臣,卻沒有話語權。
我最深刻的教訓是,二十年前大學畢業(yè)時,完全不關心國家大事,完全不知道“國企改革”是什么意思,糊里糊涂地進了央企。進去才知道,“國企改革”其實就是“虧損”“過緊日子”“把工資的一部分當績效”。個人承受得了這樣的經濟壓力嗎?
因此,無論什么公司,都應該盡可能地看看他們的財務報表,而且別只是盯著銷售收入,別迷戀于“世界500強”的表象,別忘了利潤、利潤率等“干貨”。
3. 從應聘崗位的Job Deion中能看出公司體制。
現在的雇主與資本原始積累階段差不多,雖然不能說窮兇極惡,至少也是“殺人不見血”。Job Deion(工作描述)中羅列的期望值之高,讓人感覺一個辦公室前臺最好也是海歸、碩士畢業(yè)、具備CEO的領導力。
從這類的招聘廣告能看出,雇主不是“除了錢什么都沒有”的暴發(fā)戶,就是那些號稱公司而公司化程度又比較低的事業(yè)單位。如果偏巧是央企、政府,那也沒辦法,林子大了……
有一種情況比較特殊,值得關注。外資機構里,有一類“事業(yè)單位”——代表處,也比較符合上述特征。雇主雄心勃勃要國際化、開拓中國市場,實際上他們連中國在哪個洲還沒搞清楚呢。國外的“土鱉”不比中國少,“風水輪流轉”,也該輪到他們閉關鎖國了。
這類的招聘單位,說到底,對招聘崗位的定位很模糊,有“摸著石頭過河”之嫌??赡軕鸽y度不一定大,待遇也不一定差,但工作起來常常是“打哪兒指哪兒”,沒有未來,只有眼前。
4. 看看未來的老板是個什么德行,極端重要?。。?/strong>
記得當年歷史課上,老師講到西歐封建等級制度時,曾概括說:“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當今職場的上下級關系也很類似——“我的老板的老板不是我的老板”。
偌大的公司里,員工就仿佛在給一個人打工,這個人就是直屬領導(line manager),也是實至名歸的老板。
面試時別光想著如何回答問題,也要留心觀察直屬領導的面相。古代官場重視面相,當代職場也是如此。憑直覺不喜歡這個老板,就不要勉強,再去應聘下一個公司就好。
看走眼也沒關系,反正還有試用期。按合同規(guī)定,這個磨合階段往往有幾個月,能夠近距離了解老板的一舉一動。
自己是工作狂,同時又想把下屬變成工作狂的老板,有毒,快跑!
動不動就叫囂“狼性”口號的直屬領導,多半都有心理或精神疾病,在他們身邊時間長了可能會被傳染。
還有些領導只對雞毛蒜皮的事兒感興趣,一到需要決策、拍板、簽字的時候就無限期拖延。這類人屬于“員工型”頂頭上司,原本不適合當領導,陰差陽錯坐在了這個位置上,卻無法脫離員工的本性。那又何必在一起浪費時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