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nice Xing
布里斯托大學(xué)/醫(yī)學(xué)系/大三
依我之見,腐國和大中華的幽默還真是驚人地相似。眾所周知,英式幽默的特點(diǎn)就是平淡無奇,卻又偏偏要盡挖苦諷刺之能事,簡直有了冒犯的意味。笑話看多了,你就懂了:別太把自己當(dāng)回事。話糙理不糙地講,英式幽默能把所有人祖宗八輩地挖苦一遍:挖苦自己,挖苦喜歡的、不喜歡的三教九流。這一特質(zhì)在紅極一時的電視喜劇《小不列顛》(Little Britain)中展現(xiàn)地淋漓盡致,劇中的大量橋段靠著粗暴夸張的模仿,挖苦著不列顛的蕓蕓眾生,嘲笑著中產(chǎn)階級(“小混混”)和肥胖人士。也是抓準(zhǔn)了英國觀眾的自嘲精神。如此英國特色到了美國佬那可沒人買賬,《小不列顛》的姊妹篇《小不列顛大美利堅(jiān)》(Little Britain USA)就沒能娛樂到美國人民,這些人可是看慣了《老友記》(Friends)里爛俗的段子,管他是拿同性戀、大胖墩還是其他敏感話題開涮呢!
The art of self-deprecation / 自嘲的藝術(shù)
中國人愛面子的傳統(tǒng)給笑話設(shè)定了不可逾越的界限,而中國式“自黑”正變成大家喜聞樂見的幽默。看看鄧超那些一呼百應(yīng),讓粉絲爭相點(diǎn)贊的微博你就懂了——什么偽娘扮相的照片、小視頻,什么奇裝異服、鬼魅妝容,“黑”得放蕩不羈。恰恰是那些自命不凡的人成了中英人民群起而“黑”之的對象:有英國政客,有中國土豪或各種“二代”(出自于“我爸是李剛”的段子)。
“Cold jokes” / “冷笑話”
英國的笑話和中國的“冷笑話”有得一拼。笑話不一定好笑,聽笑話的人都得消化一陣才能聽懂。有天晚上和朋友在英國餐廳吃飯,旁邊坐在一桌參加“單身聚會”的小哥(為祝賀某單身哥們即將結(jié)婚而舉行的聚會);;每個人的T恤上都印著一句和準(zhǔn)新郎有關(guān)的話。其中一句是“有人說即使單位離家就兩步路,他也在家辦公。”我們也只能猜測這句話萌萌地點(diǎn)明了他朋友是個懶蟲,但萍水相逢,我們也只能默默說一句“好冷啊”!
Puns / 雙關(guān)
中文的字音字形千變?nèi)f化、博大精深,很多的中文段子都運(yùn)用了同音異義詞,玩起了文字游戲。同樣,英國人也鐘情于英語里的雙關(guān),把它們?nèi)谟谌粘υ捴?,還總故意加一句“我可沒想用雙關(guān)哈”——其實(shí)就和其他腐國幽默一樣,說者隨口承認(rèn)自己就是想搞笑,確實(shí)也就有了“笑果”。我的最愛雙關(guān)語出自喜劇演員里約·基爾斯在英國“雙關(guān)語錦標(biāo)賽”上的金句:上周我住院的時候問護(hù)士,我自己縫針行不行,她說“請自縫(‘請自便’的好梗)。”
A rich history / 歷史悠久
此外,中英兩國都有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更為喜劇演員提供了素材。例如:中國的一些小幽默就和歷史人物有關(guān):“元芳,你怎么看?”(此為描寫唐代神探狄仁杰衛(wèi)隊(duì)長的電視劇臺詞)。從《小不列顛》來看,英國人倒是愿意拿自己幾百年的階級制度開玩笑。
在中英幽默的大千世界里,我也只是管中窺豹,略見一斑。說到底,要是笑話都能聽懂,你還怕自己不了解這種文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