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是一個特別混亂的主兒,關于美國留學申請的材料筆者是花了很長時間才搞明白which is which。為了不讓統(tǒng)一解答學弟學妹和各位家長的各路問題,筆者決定時隔一年,整理一下當初DIY美國留學申請的材料和辛酸路。
一、苦口婆心第一發(fā):timeline
承上,筆者是一個拖延癌,對時間和距離天生缺乏正常人應有的sense,常常是本末倒置誤了大事兒。對于美國留學申請這件事,筆者一把鼻涕一把淚地告誡諸后生:首先的首先,要規(guī)劃好時間。美國留學申請不像高考,干一票走人,一戰(zhàn)定生死,十幾年的心血都濃縮在那短短兩天里,成者為王,敗者為寇。不論你之前多么所向披靡,在高考大爺?shù)拿媲?,笑到最后的才是贏家。
而美國留學申請就完全不同了,整個準備加上申請的過程長達數(shù)年,就如同拼一幅清明上河圖,需要持久的耐力,對每個細節(jié)都要把控好。這最后呈上的一整幅畫兒,在多少程度上還原了你本人的“神韻”,學校最看重的那部分是不是拼對了,作為一個整體和學校的culture是否match,都是AO(admission office)需要考量的內(nèi)容。
而申請過留學的人都知道,坊間流傳著“早起的鳥兒有學上”這樣一個傳說,很多學校審閱材料都是按照round1、2、3來的,錄滿就關門大吉,不管你有多優(yōu)秀,來晚了都只能吃閉門羹,要么輾轉(zhuǎn)他校,要么來年再戰(zhàn)。
廢話不多說,下面是申請16年fall本科和碩士比較general的timeline,如果是17年fall就往后推一年。雅思或托??荚嚋蕚涞臅r間根據(jù)個人情況可以適當拉長或者縮短,具體雅思或托??荚嚨墓ヂ钥梢詤⒖既請蠼诜懦龅钠渌麄淇假N。
另外每個學校開放申請的時間都不一樣,需要你手動地一個一個去官網(wǎng)的Admisson里查,當然很多論壇的前輩們也都整理過完備的資料,在用之前最好還是自己去確認一下以免信息更新。

2015年
1月
注冊雅思或托??荚?/p>
1-3月
復習準備雅思或托福考試
3月
完成雅思或托??荚?/p>
4月
注冊SAT/GMAT/GRE/LSAT等入學考試
4-6月
復習籌備SAT/GMAT/GRE/LSAT等入學考試
6月
完成SAT/GMAT/GRE/LSAT等入學考試
6-8月
如果以上兩門考試沒有達到理想成績,需要預留時間準備二戰(zhàn)三戰(zhàn)NN戰(zhàn)
9月
收集目標院校信息,包括專業(yè)方向,申請要求,學時長度,學費,校區(qū)所在地 等;獲取當前院校正規(guī)成績單(英文版),選擇和聯(lián)系推薦人;準備銀行存款證明,金額可參照院校預計的全年學費及生活費用
9-10月
準備美國留學申請文書(Essay),包括個人陳述/目的陳述,推薦信,簡歷,以及Essay questions,遞送成績單,畢業(yè)證書,學位證書,存款證明等其他校方要求的紙質(zhì)資料
10月-16年2月
登錄各院校網(wǎng)申系統(tǒng),填寫申請信息,上傳所有美國留學申請材料,最終提交申請并支付申請費遞送雅思或托福成績,SAT/GMAT/GRE/MCAT/LSAT等考試成績
2016年
2-3月
查看申請狀態(tài),應院校要求,進行電話面試,赴學校訪問,或提供補充資料
3-4月
獲取學校錄取通知并進行選擇,為最終確認的院校支付入學保證金
3-6月
定購機票,準備簽證資料,預約簽證,獲取簽證,最后籌備行程
8-9月
提前到校,租房和準備開學
二、簡單粗暴第二發(fā):美國留學申請材料準備清單
筆者當時在美國留學申請的初期,確實有完全摸不著頭腦的感覺。其一是泡論壇的時候發(fā)現(xiàn)所有的帖子都有各種縮寫各種小道消息,信息量太大一下子覺得這個東西實在是太復雜了,也曾因此動了找中介的念頭。但現(xiàn)在回頭看走過的美國留學申請路,其實美國留學申請材料并不多,一張紙就能列完清單。覺得難是因為每一項對于剛接觸美國留學申請的童鞋來說都是全新的信息,疊在一起就覺得很多很難。熟能生巧,每天復習之余刷刷論壇,不懂的縮寫多問問前輩,漸漸就會駕輕就熟了。
無出其右的美國留學申請材料清單如下:
1 高中/本科成績單
2 學位證明或者在讀證明
3 語言成績:雅思或托福成績單
4 入學資格考試成績:SAT/GMAT/GRE/MCAT/LSAT成績單
5 個人陳述,簡稱PS,Personal Statement
6 簡歷,也就是CV或者Resume
7 推薦信,簡稱RL,Recommendation Letter
8 官網(wǎng)申請。現(xiàn)在幾乎所有的學校都實行無紙化的online application,省卻了很多麻煩。
第1和2條是找現(xiàn)在的學校開的證明材料,3和4是早晚需要攻克的兩個打怪獸,往往每個學校都有自己的硬性條件,分數(shù)高就是高,沒有太多商量的余地,絕大多數(shù)的美國本科院校對雅思的分數(shù)要求為5.5-6.5;研究生院校對雅思分數(shù)要求為6.5-7.5。
第5-7條是很軟性但非常重要的metrics,在雅思或托福成績達到硬性要求的情況下,學校一般會更側(cè)重審核這些軟性材料中體現(xiàn)出的學生的personality、思維邏輯、工作實習經(jīng)驗等等。

三、全是干貨么么噠:筆者個人心得及建議
考托福還是考雅思?先考語言還是先考G?
考試是一件守得云開見天明的事情,論壇和日報都有很多好攻略,筆者對此就不贅述了。比較值得一提的是考托福還是考雅思的問題,我來給你們算一筆賬:托福滿分120分,每部分30分,要想拿100+,口語算25(已經(jīng)是非常難拿的分數(shù)了),其余三項平均都要在25分以上。
如果口語對著電腦發(fā)揮失常,也就意味著其他分項必須要有1-2項是接近滿分的。當年筆者考托??剂宋宕危煽冏呦驗?2-96-94-104-102(最后一次是連報的,當時第四次成績還沒出來)。想我本是英語年年第一的最優(yōu)生,根本想不到自己會淪落到托福五戰(zhàn)的境地。。。。

眼見著考雅思的那些平時英文不如我的同學們都風淡云輕地拿到了滿意的成績,我的內(nèi)心是崩潰的。我有個英語基礎很一般的同學,踏踏實實準備了兩個月,一次考了7.5,最后拿了杜克的offer。另幾個水平普通的同學也都穩(wěn)穩(wěn)當當一次考了6.5-7,最后都拿了前50的offer。
筆者覺得自己當年在托福上花的時間太多,相應地在文書寫作上的時間都是壓著線交的,現(xiàn)在回頭看來非常沒有策略。如果再給我一次機會,我一定會選擇貼近生活、備戰(zhàn)時間短,還可以跟帥哥口語考官打情罵俏的雅思。(當然我也有個同學考了五次一直是6,不進也不退,她也真是呵呵噠。但總體來說,雅思的難度確實要比托福低不少。)
有學妹問我出身英國的雅思在美國的承認度,這個不必擔心。近幾年絕大多數(shù)美國大學都陸續(xù)開始承認雅思成績,排名前100的美國院校當中,91%院校的本科課程接受雅思成績,98%院校的研究生課程接受雅思成績的申請,更甚有學院在官網(wǎng)上注明更傾向于雅思成績。
還有學弟問如果考相對比較簡單的雅思是不是來了美國聽不懂很難的lecture。對此我只想說,不要當美國高校都是傻子,他們既然制定了標準,就有足夠的信心和證據(jù)表明只要達標的人都能適應之后的學術生活。
而且很多活生生的例子都表明,不管是考雅思還是考托福來美的同學,該跟老美嘮嗑兒嘮嗑兒,聽教授飚專業(yè)術語的lecture也都和在中國上課沒啥區(qū)別。

另外,如果是研究生,GMAT和GRE可選的情況下,筆者建議還是考GMAT吧,除非你是真的想挑戰(zhàn)自己突破極限,那么可以拿GRE來虐虐身心。此外關于考試的順序,筆者個人的建議是先考完語言再考G,因為G是建立在語言過關基礎上的美國入學考試,中國學生和美國學校都是一份考題,邏輯上也是語言在先,G在后。而且坦白說G的閱讀難度真的是不低,沒有扎實的語言功底直接上手G,很容易敗陣。
關于Resume
PS和Resume是筆者在整個申請過程中最用心的兩個東西。我還記得當時在北京每天早上十點上班,我就七點鐘爬起來,八點準時到星巴克開始安安靜靜寫文書。寫文書的精髓并不在“寫”上,而在“梳理”上。作為一個已經(jīng)工作了小半年的應屆生,大學做過什么精彩的事情早就忘光了。這時候先別急著在大學那份破破爛爛的簡歷基礎上修改,也別急著上網(wǎng)去找什么普林斯頓簡歷模板大全。
靜下心來,打開你的舊簡歷,把每一段經(jīng)歷下的bullet point都刪掉,只留下大的時間段,比如大學期間,做過哪幾份實習,哪幾份工作(如果有的話);接著開始從頭回憶自己做過的事情,事無巨細都寫在對應的時間段下面,不管是扶老奶奶過馬路啦,去某個event當了回志愿者leader啦,還是實習的時候協(xié)助leader做了個marketing(發(fā))research(傳)啦(單),統(tǒng)統(tǒng)寫下來。

再接下來別管Resume是否已經(jīng)超到了五頁紙,咱們進入填充血肉的階段。把每一個小的bullet point都細細過電影般地回憶一遍,在那一次經(jīng)歷中有哪些細節(jié)雖然很不起眼,但仍舊體現(xiàn)了你與眾不同的一面。比如發(fā)生了什么困難你用了什么別人沒想到的解決辦法,最后的結(jié)果是怎樣的,如果能夠用數(shù)字表達且數(shù)字比較可觀的,盡量把數(shù)字也記錄下來。這期間會有很多細節(jié)需要你去以前的朋友圈啦日記啦獎狀啦也好,一個一個加以考證。
最后就到了最爽的階段——刪刪刪。結(jié)合你的PS,想清楚自己想呈現(xiàn)給AO的是怎樣一個有血肉的人,他/她有什么樣的性格特點,而怎樣的經(jīng)歷最能夠突出他的性格特點,使之人物飽滿豐富全面。這時候就需要你狠心取舍,只留下對你影響最大、最有表現(xiàn)力、說服力的那些經(jīng)歷,直到差不多只留下一頁紙出頭。
當然,剩下的也別真的刪掉,很多你舍不得的邊角料其實是可以廢物利用,穿插到PS或者RL里的。有的經(jīng)歷對于簡歷來說并沒有很強的表現(xiàn)力,比如成果并不出眾,甚至可以是一次完全的失敗,但它對于你選擇這所學校有很大的影響,你就可以把它留在PS里,寫成一個生動又量身定制的story。另外有一些小的能夠體現(xiàn)你特點的事例,可以用第三者(推薦人)的口吻放進RL里(雖說RL要推薦人自己寫,但你們懂的……),從另外的角度補充、呼應你的Resume和PS。

關于PS
PS的寫作過程和Resume的本質(zhì)是一樣的,先不要lost在如何去開一個與眾不同的頭、怎么寫出一個好的storytelling上面,最重要的是血肉。拿一張白紙,回憶一下自己短短的二十多年有哪些重大的事件影響、塑造了你今天的價值觀,你經(jīng)歷了什么樣的挫折,使你意識到什么(傳說中的“aha moment”),之后自己有過哪些思考和改進,結(jié)果是怎樣的(一定要是積極的),所以你很determined要追求未來的什么夢想。
另外還有一個小trick是,別自導自演得快活,忘記分析學校的立場。他們的culture是什么,去看看他們的alum都是什么樣的人,他們在官網(wǎng)上聲稱自己prefer的是什么樣的candidates。然后將梳理出來的那些特質(zhì)與PS里你的經(jīng)歷和特質(zhì)隱約呼應、相合。
最后的最后,再去想這么多的素材,怎樣以一種比較不boring的方式去呈現(xiàn)。所有這些目的仍舊是這一個——打造一個形象飽滿的活生生的人。其實只要深入挖掘了自己的故事,寫起來自然飽含感情,呈現(xiàn)方式都只是表面的技巧罷了。一篇文章到底是生掰硬湊的,還是發(fā)自灼熱的內(nèi)心的,閱人無數(shù)的招生官一眼就看出來了。

(送上艾瑪?shù)南阄敲疵磭})
四、等一下!最后一個問題——找不找美國留學申請中介?
筆者都在這兒寫DIY貼了,你覺得呢?